发财树·先小胜 元豪聊创业 我从刘润老师的《新零售》一书中看到的未来10年科技商业趋势和读书笔记2022-2-14

我从刘润老师的《新零售》一书中看到的未来10年科技商业趋势和读书笔记2022-2-14

万物互联20多年,是平地经济。万物结网,“连接”成就枢纽。

未来科技10年,是高地经济。科技登高,“爬坡”才能制胜。

万事万物永远是向前发展的。零售的打法、方法论也在商业实战中被不断优化,一直前进,最终成为新零售。那么应该如何优化?

本书分享了三个研究逻辑,我称之为“人”“货”“场”。优化商品在人、货、场之间的有效传递方式,就是新零售。

第一个逻辑是“坪效革命”。坪效是每一平方米场地产生的营业额。简单地说,就是如何高效地为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货品,如何提高转化率、客单价、复购率。

第二个逻辑是“数据赋能”。通过比较线上、线下孰优孰劣,研究如何利用线上、线下各自的优势来提升零售效率。

第三个逻辑是“短路经济”。定倍率过高,就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,在传统零售模式下,要经过总代理、一级代理、二级代理等,才能进入商场。在这种情况下,商场其实扮演的是“二房东”,环节过多、效率过低。短路经济,就是通过短路中间不必要的环节,从而提升效率。

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。

理解零售,研究零售,必须同时研究“人”“货”“场”这三件事。

人:流量×转化率×客单价×复购率

我们先来理解“人”。

为什么商家要给购物中心支付租金?租金的本质和逻辑是什么?为什么人流量越大的地方,租金越贵,被叫作“旺铺”?

购物中心之所以收商家的租金,是因为购物中心为商家带来了人流量,人流量才是真正的核心和价值。租金的本质,就是购物中心把人流量折算成一个价格,卖给商家。站在商家的角度来说,租金的本质,就是它付出的流量成本。

怎么计算流量成本呢?

假设一家商铺的租金为每月20万元,一个月有2 000人进店。那么,简单计算一下,你就知道,这家商铺为每一个进店的人支付了多少钱(20万元/2 000人=100元/人)。也就是说,这个商铺的流量成本是100元/人。

销售额=流量×转化率×客单价×复购率

想象一下,一件商品从设计、生产到消费市场的整个链条,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D—M—S—B—b—C。(见图1—3)

D=Design(设计),指产品款式的设计过程;

M=Manufacture(制造商),也有人称其为工厂;

S=Supply Chain(供应链),通常指的是总代理、省代理、分销商、经销商等机构;

B=Business(大B,商场),指的是大卖场、超市、连锁店等;

b=business(小b,商店),指的是夫妻店、地摊、微商等个人销售者;

C=Consumer(消费者),也就是最终端的客户。

在D—M—S—B—b—C这条商品供应链中,所有的角色各司其职。

怎么办?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,是交易结构的进一步优化:用品牌商体验店,取代代理商加盟店。

“复杂、多感、立体”的信息流,很难通过数据和图片传递,我们称之为“体验性”。所谓体验性,就是复杂信息,这是互联网目前无法替代的。电商大佬们也试图用技术手段解决线上体验性较差的难题,但目前并未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。

2016年被称为“VR(虚拟现实)元年”,阿里巴巴也试图通过虚拟技术改造线上的购物体验。当年11月1日,经过几轮造势后,阿里巴巴正式推出虚拟购物产品Buy+(买+)。这是阿里巴巴VR实验室的一项业务,也是其首次公开的VR战略项目。简单来说,就是戴上VR眼镜,还原真实的购物场景,足不出户体验购物的快感。

阿里巴巴的Buy+服务,选择从海淘业务“天猫国际”入手,消费者打开Buy+,就像进入一个日常的房间,房间的墙上挂着7幅图片,对应世界各地的7个商场——美国塔吉特百货、梅西百货、Costco(好市多)、日本松本清药妆店等。用户只需戴上VR眼镜,点击照片墙上的图片,即可进入对应的虚拟场景,浏览、选购商品。

以前之所以有价格差存在,是因为信息不对称,物流不发达,一旦物流足够发达,跨度足够大之后,就可以基本消灭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中间价差。

今天,拜互联网电商的物流跨度性所赐,他获得了丰厚的收益。

在互联网电商高度发达的当下,全世界各个地方的“货”向“人”飞奔而来,人们可以足不出户,买到全球任何地方的商品。比如,美国产的翻页笔,可以卖到中国来;中国的淘宝上有非常便宜好用的天线,也可以卖到英国去。物流代替人在流动,从而使跨度性极大地增强。

人效=(流量×转化率×客单价×复购率)/人数

线下零售的成本结构和店铺面积基本正相关。在线下,每家店的面积都不相同,有的200平方米,有的500平方米。这很重要,因为店铺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营成本。均摊到每平方米店铺面积上的销售额,才真正体现一家店的销售能力。每平方米的年销售额,有个专业名称:坪效,即每平方米面积创造的年收入。

坪效=(流量×转化率×客单价×复购率)/店铺面积

在全球零售实体店中,苹果零售店的坪效最高。2017年7月,来自调研公司eMarketer和CoStar的报告称,苹果零售店平均每平方英尺可以为苹果带来5 546美元的销售额。

要么用“创新”的方法,做出别人做不出的商品,获得“定价权”;要么用“效率”的方法,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价格,降低“定倍率”。

短路经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
缩短环节。比如梅西百货,缩短制造商(M)和零售商(B)之间的供应链(S),形成M2B的短路经济模式;

链条反向。比如团购网站,把从零售商(B)到消费者(C)的商品供应链,反转为从消费者到零售商,形成C2B的短路经济模式。

Costco通过会员模式、低SKU,获得极强的议价能力,通过自有品牌减少中间经销商环节,用巨大的溢价能力,直接从制造商(M)采购,最有效率地陈列在自己的卖场(B)里,短路了中间的供应链(S),极大提升了整个链条的效率。Costco作为大B,成为短路经济的一个代表,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叫作M2B。

1.零售的本质,是连接“人”与“货”的“场”;

2.“场”,是信息流、资金流和物流的万千组合;

3.“人”,会通过“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”的层层过滤,接触“货”;

4.“货”,要经历D—M—S—B—b—C的千山万水,抵达“人”。

怎样才能提高零售的效率呢?答案有三点:

1.用“数据赋能”,优化信息流、资金流、物流的组合;

2.用“坪效革命”,提升流量、转化率、客单价、复购率的效率;

3.用“短路经济”,缩短D—M—S—B—b—C的路径。

只收会员费不赚差价、竞价排名收取广告费、提供平台收取提成……从Costco、淘宝、亚马逊这三个案例中,可以看到,虽然三家零售业巨头的商业模式、赚钱方式完全不同,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站在用户这边。

在未来的商业世界,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会选择用户立场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而不是站在企业这边,帮企业卖出更多的产品,这是个巨大的趋势。

那你呢?是站在企业那边,还是转身成为用户的代言人?

你可以马上做的事:1、了解更多科技产品。

2、多看本网站文章。

3、按业绩公式找自己现在做的事情的优化点。

作者: administrator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361893515

邮箱: admin@tnafcs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