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财树·先小胜 关系 读杨澜《提问》收获的21个提问技巧

读杨澜《提问》收获的21个提问技巧

读杨澜《提问》收获的21个提问技巧

1、认知与沟通的方法论——如何更好地提问。为拟定问题做足认知准备,为良好沟通提出恰当问题。在认知中沟通,在沟通中认知。

2、好奇分类:消遣性好奇与认知性好奇,前者是人类本能存在的好奇,后者是人类更高认知需求的好奇。提问与学习,相辅相成;不学习就不能解决疑问;不提问就不能增加知识;经常学习却不提问的人,并不是真正的爱学之人。

3、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,不管是谁,都至少会有一个自己擅长谈论的话题。’请记住这句话,并尊重别人的某项专长,对方能听得出来你是否真正有诚意。如果他们发现你确实发自内心尊重他们,那么在你开口说话时,他们会更积极地听。反之,如果他们觉得你不尊重他们,那么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将他们吸引回来。

4、认知是双向过程,以提问的方式与自我、与他者、与世界有效互动,是实现自我认知,认知他者与外界的高阶沟通。

5、有效沟通的智慧:1.等等,你说什么?2.不知道……3.我们能不能至少……4.我能帮什么忙?5.真正重要的是什么?五个关键提问揭示了提问对于构建“你我之间”关系的价值所在。

6、提出的问题要传达你的真实想法(避免词不达意的情况发生)

1.小心地选择词语和词组。

2.扩大你的词汇量。

3.注意词语中微小的语言变化有可能改变整个含义。

4.要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听。

5.对语言的使用要跟上时代。

6.清楚词语的意义受性别、年龄、种族、文化、民族以及当前形势的影响。

7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可以指导你使用手势来辅助口头语言的提问:

1.查看一下你的手和胳膊,它们是否能与你的话语相配合。如果问开放式问题,就要张开手臂和手掌。

2.如果你不太确信某个手势是否能做出准确表达,或不知道哪个手势才能准确表达,那么把手放好。

3.在和一群人说话时,不要用手去指其中某个人,或者向他打手势,即使他是这群人当中唯一能够回答问题的那个人。如果你想听一个指定的人作答,那么叫他的名字,这个人就会听你讲话。

8、破冰原则的背后是提问者的观察力与分寸感;关系原则的背后是提问者的价值观与方法论。

9、开启暖场的正确模式,首先是正确地称呼对方。

10、勇气是最大的技巧,永远都是。开口提问的勇气永远都是不可或缺的最宝贵的品质,也是所有的沟通技巧中排在第一位的。

11、在社交关系中,谈话的开始就切入双方都认识的熟人,这是很快拉进关系的办法。在人脉场上亦如是。你需要不断增加这样可以依靠的媒介。

12、场景化提问不仅有利于舒缓受访者心理状态,更有利于丰富的信息在场景中戏剧化交集,具备使提问实现具体化、细节化、故事化的强大功能。

13、共情不是同情,而是放慢节奏,关注当下,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来努力理解另一个的独特感受,做出利他行为。

14、人有三种知识:我了解事,我了解自己,我了解别人。”第三种“了解别人”的知识即为同理心。要进入别人的情感和知觉世界,首先要保持一种自觉的敏感度,一个人具备愈发达的感知力,他就愈能准确体味和阅读别人的感受。

15、假设式提问是最具创意特质的提问方式,基于事实,但不限于事实。它是将角色、情景、时间,乃至观点进行虚构风格的重新创造,引导受访者的思考,激发受访者的情绪,用想象的张力去组合、构造、生发另外一种可能的观点或答案,以期揭示有关人物或事件的真相。

也就是说,在你搜集数据的时候,你的心里就已经有了假设,你会在一早搭建的框架之下解释你搜集的数据。[插图]而这个早已搭建好的框架就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假设。支配着人类的假设不仅存在于科学的世界,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“价值观假设”来决定着自己应该怎么做。

16、“隐形假设提问”就是建立在洞察力和思考力基础上的提问方式,即发现受访者潜在的价值倾向,用提问去推理和论证对方的观点,而不是不假思考,无条件地顺从和接受,这正是作为提问者在交流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批判性思维,也是竹内薰大声呼吁的“健脑假设”。

以矛盾开场,以高光碎片中场,以感慨、回答终场,自以为圆满,大概观众也就圆满了。

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,“选择”都与人生的非常时刻关联,而正是一次次选择勾连起了一个人的人生。

17、运用引文、数据、例证等完成话题引申和观点论证,是引文式阐述的主要功能;类比式阐述则是通过相似(相反)组合和“最”式组合的提问方式促成双方更具价值的研究和讨论。

18、以开放式提问得到闭合式提问才能获得的答案。

研究交流论的知名学者斋藤孝教授在《如何有效提问》一书中以坐标轴划分出了四个问题领域:具体且本质;具体非本质;抽象非本质;抽象且本质。“最”式提问就属于其中“具体且本质”的提问。“最”式提问之所以有这样的魔力,是因为闭合式提问指向的是“具体”,开放式提问指向的是“本质”,“最”式提问融合双方,是指向“具体且本质”的提问方式。

19、向政治家提问“最痛苦”的决策;向漂泊者提问“最心爱”的地方;向渴望生命的人提问“最煎熬”的时刻;向演员提问“最钟情”的角色——投向关键区域的关键问题,只有“最”式提问敢当。

20不懂得沉默的人,一定不懂得倾听;不懂得倾听的人,也一定不会提问。

21、如果有机会向上帝提一个问题,你会问什么?结束语只是表示访谈结束,而不是双方关系的结束。

作者: administrator

识别虚伪的人的方法和避开虚伪的人的方法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5361893515

邮箱: admin@tnafcs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